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文化 >> 康巴人文 >> 瀏覽文章

呷勒托

甘孜日報    2022年04月28日

◎楊全富

在丹巴縣聶呷、巴旺片區(qū),有一種與飲食有關的習俗活動叫“呷勒托”?!斑壤铡币鉃槊鎴F,“托”意為做。

十月底,聶拉村寨田地里的莊稼收割結(jié)束后,人們又忙著開始種植冬小麥。于是,田地里到處都是人們忙碌的身影,幾日功夫,冬小麥便下種完畢。這時候,人們終于可以放松一下了,或在樓頂上曬曬太陽,或在家中蒸煮美食。一時間,村寨里到處都飄飛著食物的香氣,引得樹上的喜鵲也不斷地歡叫。有些人家會趁著難得的農(nóng)閑時節(jié),邀請寨子里的人們晚上到家里參加“呷勒托”,共同慶賀豐收。

夜幕降臨,寨子里的人們便扶老攜幼地來到這一戶人家匯聚。參加“呷勒托”的客人需要要自己從家里帶來食材——小麥面粉,主人家則需要準備好酸菜和蕎面。待客人都到齊后,主人將煨在火塘里的泥質(zhì)蛙形壺取出來,在壺口插上麥稈,請客人們圍坐在火籠旁,一邊咂著壺里的青稞酒,一邊講起嘉絨民間那些久遠的故事。這時,幾位婦女開始在一個木槽里和面,雙手不停地揉捏面團。接著,她們將面團分成幾份,在手中不斷地拉伸、搓揉,一根根長條狀面塊就在他們的雙手間慢慢成型了。一會兒功夫,木槽里就擺放著粗細均勻的條狀面塊。此時,火塘里的火光正盛,人們酒正酣,一句句俏皮話語不斷從他們口中蹦出,引來人們哄堂大笑。

另一旁,主人將和好的蕎面團分發(fā)到每一個人手中,然后宣布“呷勒拖”活動正式開始。于是,手洗后的人們,發(fā)揮各自想象,將面團捏成各種形狀,這些形狀可以是動物、植物,也可以是生活用具等。也準許在面團里包裹一些物品,如錢幣、木棍、蓖麻子等。沒過多久,一件件精美的面塑就展現(xiàn)在每一個人的手里了。主人將這些面塑收集起來,交給幾位和面的婦女備用。

這時,大鍋里的臘肉丁在火苗的炙烤下冒著滋滋油脂。待這些肉丁熬成金黃后,倒入切好的酸菜,不斷翻炒。等到香氣四溢,再倒入冷水。鍋里的酸菜湯開始沸騰了,幾位婦女將長條面塊和蕎面面塑一起倒入鍋中烹煮。鍋中的面塊熟了以后,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抄起銅瓢,將鍋中的面塊舀入一只只碗中。在舀取面塊的時候,這位老人要做到毫無私心雜念,每一個碗里都要裝入既有小麥粉面塊,又要有蕎麥面塑。待所有的碗里都裝滿了面塊后,姑娘們捧起這些碗,遞到每一個人的手中。一切就緒后,這位老人手托盤子,依次走到每一位客人面前,客人就從碗里挑出蕎麥面塑,放到盤子里。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防止有人難為情,而將面塑提前吃掉。因為這些面塑都有著不同的寓意,如女孩碗中的面塑造型為豬形,寓意來年家中肥豬滿圈,男孩碗中面塑造型為豬形,則寓意豬頭豬腦,還需要不斷地學習;面塑造型為酒具,寓意德高望重;面塑造型為麻花形,寓意為馬屁精;面塑造型為圓形,上面有九個角的,寓意愛人遠在天邊;面塑造型為兔子的,寓意機智靈敏。面塑里裹著花椒籽,寓意心比較黑;面塑里裹著肉皮,寓意偷油抹嘴;面塑里裹著肥肉,寓意好吃懶做。面塑里裹著蓖麻子,意為愛胡言亂語……

展示過程中,人們不時哄堂大笑,但被面塑解讀的人絕不會感到難為情。他們的面塑都會成為人們口中最短暫的笑柄。這時,他們還會依據(jù)自己面塑的內(nèi)容,即興表演一段節(jié)目。如面塑為公雞的,要圍繞火塘轉(zhuǎn)上三圈。轉(zhuǎn)圈時,還要模仿公雞的動作,雙手不斷地拍打雙腿,并發(fā)出公雞喔喔叫的聲音。如面塑里裹著錢幣的,寓意來年發(fā)大財、行大運。表演者需要在手中捏著一大疊紙張,唱著歌曲,顯示出自己悠閑,且財大氣粗的樣子……

活動結(jié)束后,人們會圍著火塘,跳起歡快的鍋莊舞?;鹛吝叺腻伹f舞有別于露天場地里跳的鍋莊舞,其歌詞以感謝大自然賜予人們幸福生活為主。因此,舞蹈動作極其莊重,唱腔雄渾有力。跳鍋莊舞時,小孩們也要參與,他們站在舞隊后面,認真觀看大人們的舞姿動作,這種傳統(tǒng)文化就在孩子們的心底深深扎下了根。

聶拉村寨里的一位老人告訴筆者,這種習俗每一年里都要在村寨里舉行。舉辦這項活動的人家沒有特定,只要是哪家戶主有舉辦這種活動的愿望,就可以舉辦。目的就是要讓勞作了一年的人們在活動中釋放壓力,喜慶豐收,也寓意著來年五谷豐登,人畜興旺。


  • 上一篇:海子山下
  • 下一篇:小城春風

  • 本文地址: http://www.nke6bw.cn/html/wh/xkbrw/79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