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文化 >> 康藏文化 >> 瀏覽文章

三重“苦”及反思

甘孜日報    2017年06月12日

    ■李美萍

    洛桑卓瑪?shù)男≌f《刀尖上的眼淚》講述了一個發(fā)生在卓婭身上關(guān)于復(fù)仇與救贖的故事。故事發(fā)生的背景模糊化處理為趙爾豐時期,地點是康區(qū),在文化交融的草原上的故事。

    作品的主題是講述“血親復(fù)仇”,但敘述角度突破了線性、單一與扁平的敘述,將敘述的聚焦對準(zhǔn)了在血親復(fù)仇中承擔(dān)生活之痛的女性們,從卓婭的母親到阿奶春子再到卓婭,這是一條救贖的角度,阿姆(卓婭的兒媳婦)則是在另一條堅持將仇恨帶到地獄的“血親復(fù)仇”的堅持者。男性的維度也寫出了“血親復(fù)仇”在每個身上的復(fù)雜表現(xiàn):有為了尊嚴(yán)和面子殺死卓婭父親從而造成世代血仇的蒲巴,也有知道卓婭丈夫旺杰是好人但不得不因為要復(fù)仇而殺死旺杰的拉爾布;有被拉爾布殺死時依然微笑寬恕的旺杰,更有被愛與寬恕,影響而放棄仇恨的扎西(黑藏袍)和多吉(旺杰之子)。

    這個“血親復(fù)仇”的故事演繹了傳統(tǒng)與寬恕,在這個故事的背后我們可以看出“苦難”的至少三個層面:生之苦,情之苦,救贖之苦,從苦出發(fā),作家同時對“血親復(fù)仇”本身進行了一定的反思。

   生之苦

    毫無疑問,這個故事發(fā)生的起源來自于苦難生活的本身——那個饑餓的年代。小說前三章與第七章的倒敘。當(dāng)活下去是人生存的頭等大事時,卓婭努力尋找與想象著擁有父親的美好生活,卓婭母親(選擇洛洛)“……我家一貧如洗,我的姥姥被活活餓死了……你阿爸洛洛是個老實能干的人,他會經(jīng)常接濟我家,讓我家在挨凍受餓的日子里有一絲期盼,……我決定跟著洛洛,好好過一輩子。家里人也因我的選擇而高興萬分”。,卓婭母親在撫養(yǎng)孩子過程中很少說話,很少對孩子表現(xiàn)出疼愛,“阿媽除了一門心思埋頭做事外,從沒一聲咒罵,也沒一句安慰”但阿媽時刻清醒孩子們吃不飽,阿媽的淚在火光中亮晶晶的,兒子這大肚子是空的。不信你敲敲?!?,在卓婭結(jié)婚后因為家里有了旺杰的辛勞,吃飯問題基本解決后,卓婭的母親才流露出微笑。

   卓婭的伙伴之一巴桑的家人為巴桑選擇愛人時也找了一個門當(dāng)戶對家境殷實的小伙結(jié)婚,卓婭的伙伴兒伊西與米店老板辛國章一見傾心,辛國章送給伊西的是一袋米與藍布格子手絹包這的一疊錢。

   生的苦難不僅影響女性的婚姻選擇,也在更深層上影響著他們的生活態(tài)度。

   卓婭的母親在為了養(yǎng)活孩子,不忍孩子因她承受苦難復(fù)仇而死,長期以來隱忍著蒲吧的性侵犯,在每一次苦難中她是苦苦哀求蒲巴聲音不要太大,不要傷害自己的孩子。卓婭的母親為了保全孩子寧愿在強盜入室前一聽到藏獒的狂吠,果斷讓卓婭帶者兩個弟弟逃跑,一個人承受入室搶糧劫色的后果,當(dāng)卓婭不放心返回去看時;阿奶的臉上滿是淚水,袍子撕開了,大腿處滿是血。她瞪者淚眼,絕望地看著兩個高大的男人在家里倒騰,嘴里不停地哽咽著:“我連孩子們都養(yǎng)不活,我連孩子們都養(yǎng)不活?!?/span>

   扎西的奶奶春子雖是因為愛情嫁給蒲巴,當(dāng)蒲巴偷牛賊的“本性”一次又一次浮現(xiàn)時,春子傷心過、難過過、反抗過、勸說過,甚至離家出走過??伤罱K帶著餓的奄奄一息的孩子們回來了,的確,沒有蒲巴,她是無法讓孩子們填飽肚子的?!贝鹤由钠D難,在漫長的歲月里靠“孩子不要像蒲巴那樣”做偷牛賊,狹隘和仇恨的信念支持支撐著,她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地等待著。扎西被仇家抓去后,春子的信念轟然倒塌,傷心無奈之極的她來到寺廟前加入贖罪的行列,生的艱難在她的眼中現(xiàn)在遠不如以前養(yǎng)活孩子時那樣日夜折磨著她。

   在小說中,還出現(xiàn)了成立那個被說成是“靠下身養(yǎng)活上身的女人”“馱腳漢”的生之艱難的敘述。無疑,正是“生之苦難”造就了大部分人的生存現(xiàn)狀,影響了他們的生活觀念,甚至壓抑了他們對情愛的自由與本性的選擇,限制了人的自由發(fā)展。敘述者只是從客觀的角度去展示、去描寫、去敘述,對生活其中的人也保持著一種天然的同情與理解,沒有指責(zé)、沒有批判,只有客觀的描述與零距離的刻畫。

   情之苦

   小說主要講述了三種情之苦;欲升華的情之苦,無望的情之苦,無溝通的情之苦。無論是那種苦,作者都盡力將其抒寫至極致,讓讀者在情之苦中體會到戀人之間的種種側(cè)面。借助情之苦的全面深刻的描述,我們不僅能感受到人物的性格及對愛情的渴望與理解程度,更能感受到作者如何在情愛觀的書寫中展現(xiàn)她對民族文化“血親復(fù)仇”這一問題的認識與思考。

   卓婭的女友巴桑對情愛的認識是“這愛情也真沒道理,為什么兩個完全不同的人要相守一輩子,而且比養(yǎng)育自己的父母還要親近。”,談及自己時,巴桑搖搖頭:“我從沒有過這樣的感覺,覺得他本該就在我身邊,就像我的父母和兄弟姐們一樣。”可見,巴桑對丈夫熱珠的感情從一開始就是這樣“親情,自然的認識?!卑蜕T诤托〗忝谜劦角閻蹠r,認為“好像自己的身體在拿給別人擺弄?!薄耙苍S我和熱珠之間只有親情,沒有愛情,但我始終不相信一個男人可以給女人帶來如此多的改變和快樂?!?/span>

   巴桑的情愛觀也許是多數(shù)牧區(qū)女性最樸實、最真切的感受與選擇、正是因為這種選擇與認識,巴桑與許許多多的牧區(qū)女子一樣,過的平凡、踏實、風(fēng)平浪靜但也歲月靜好的生活。小說中三個女性伙伴只有巴桑的生活最為平靜,踏實。這與巴桑注重人生的一面有很大的關(guān)系。

   伊西是個愛憎分明、毅然決斷的女性,敢愛敢恨,敢作敢當(dāng),卻一生為情所困的女子。伊西向往卓婭的情愛體會;“我好想和他在一起,我也想當(dāng)回神仙?!彼龑γ桌习逡灰妰A心,兩情相悅互贈禮物時伊西撲到米老板懷里。思春的少女有了懷春的體會”就像今天吃的粥,含在嘴里舍不得咽下,總怕咽下后就沒了。”

    伊西與米老板都在為了尋找對方付出行動,伊西在準(zhǔn)備找米老板的過程中,因種種不便行動受阻,等她拋開一切決定要去找米老板時卻被強奸,殺死了強奸者之后,伊西痛苦地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她重新淪為牧區(qū)人對他母親“那種女人”的困境中,在孩子出生后,伊西央絕的將孩子送給卓婭,辭別女伴,背上行囊,披上了紅袈裟。除了偶爾捎給巴桑和卓婭的護身符外,伊西在生命快要終結(jié)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時的伊西整個人消瘦得像個孩子,臉上沒有一絲血色,只剩一層皮囊裹著靈魂?!泵鎸π奶圩约旱魷I的卓婭,伊西附在她耳邊”“卓婭,別哭,你至少愛過?!彼廊粵]有放棄對米老板的愛”···就剩最后一口氣了,你們帶我到達折都去一趟吧。”

   留下了經(jīng)書,解脫不了凡塵的愛的伊西在兩個伙伴的幫助下到達折都去見了心愛的人最后一面。

   辛國璋在等待伊西來找他的日子里,“每一天的希望都在每一個黑夜里熄滅?!痹诟赣H的催促與最后通牒中不顧一切到牧區(qū)找伊西,無奈在他差點被狼吃的尋找中,牧民的四季搬遷使他始終未找到任何有用的線索。他終于在伊西讓父親守望的日子里送走了失望的父親,任白發(fā)悄然爬上并沾滿頭部,任歲月將他熱切有神的雙目摩擦的混濁、呆滯。

   伊西終于和米老板辛國璋見面了,在雪花飄落但卻有春意溫暖的一天。伊西臉色微微發(fā)紅,全身顫抖著,額上有汗融入了雪,可眼神明亮”她最后的愿望是“我想摸摸他的頭?!?/span>

   辛國璋“烏黑圓帽,藍布長衫,眼目沉浮著無法看懂的悲鳴”在猝然間聽到卓婭請求讓尼姑伊西摸自己臉的請求。出于同情和習(xí)俗,辛國璋目然接受了,在兩目對視中伊西的眼眸承載著愛、決絕、重生!辛國璋感覺很熟悉、親切,……左右著他的快樂與傷悲。

   錯愕的相會之后,伊西留下遺言“把我葬在看得見他的地方?!?,第二天辛國璋跌跌撞撞的跑來,聲音一瞬間蒼老了幾百歲,“伊西,你怎么能一個人孤孤單單的走了,你還有我,你還有我啊--”辛國璋在伊西離開后給自己和伊西最堅定的承諾:“你把手絹帶走,我也會把紅頭帕帶來?!?/span>

   辛國璋的墳與載滿玫瑰的伊西的墳終于在另一個世界連在了一起,斷了生前的遺憾,撼動了每一個讀者的心。伊西對情的追求雖是悲劇,但悲得刻骨銘心,凈化了讀者對情之苦的精神信仰。

   巴桑的情路平凡、波瀾不驚;伊西的情路帶有浪漫唯美的氣息;卓婭的情路則更多是靈魂與肉的和諧及和諧被打破之后的痛與救贖。

   救贖之苦

   同樣是在達折都,卓婭邂逅了旺杰,沒過多久,旺杰來到了卓婭的家,夫妻恩愛,生活漸好。然而這一和諧美好的生活場景沒有持續(xù)多久,旺杰的父親向巴與偷牛賊蒲巴的恩怨還是延續(xù)了下來,蒲巴的大兒子拉爾布帶上弟弟們在旺杰回家的路上殺死了他。

   卓婭的生活中永遠失去了旺杰,她唯一能做到的懷念方式就是在月夜下,月水清洗旺杰的身體,以自己的方式與旺杰告別,最終也只能在啟明星升起后快速將旺杰裝入布袋背回家,在沒人發(fā)現(xiàn)之前歸位。卓婭冒著生命危險和被詛咒的可能與旺杰做了告別。她心里祈求的是;“但愿來生再沒仇恨讓我們分開。

   卓婭堅強的活了下去,她承擔(dān)了伊西女兒伊西卓瑪、自己的兒子帕楚、弟弟云登和洛扎所有生活所需。卓婭也慢慢理解了自己的母親,甚至在內(nèi)心祈禱母親內(nèi)心的秘密結(jié)痂、塵封。卓婭的承擔(dān)并沒有消除“血親復(fù)仇”的仇恨之果,帕楚終于在一天被打得渾身是傷后向卓婭怒吼,質(zhì)問自己的阿巴是如何死的,卓婭不得不發(fā)毒誓讓帕楚相信旺杰是騎馬摔死的,甚至為了遠離仇恨的傳播圈,卓婭搬到了最邊緣的塔克草原。

   然而厄運并未離開卓婭,加爾塔再次進入了卓婭的生活。加爾塔用各種討好或威脅女人的方式試圖討好卓婭,卓婭內(nèi)心燃起的只有憤怒。然而在邊遠的草場上,卓婭失去了旺杰肩膀的保護,加爾塔很快占有了卓婭,卓婭醒來后,沒哭沒鬧,也沒咒罵,慢慢坐起身,“呸”的一聲,一口唾沫狠狠吐在地上?!弊繈I回到家,弟弟云登看到她臉腫了,詢問她誰欺負她了,并暗示自己和哥哥都大了,姐姐不用再受任何人的氣了。卓婭心里想著旺杰,想著失去的阿爸,只閃著淚光含笑搖頭。因為她現(xiàn)在和阿媽一樣,不忍心再失去任何一個親人,不能面對失去親人的傷痛。幾個月后,卓婭的女兒梅朵拉姆出生,幾年后的一天清晨,卓婭最疼愛的女兒梅朵拉姆被發(fā)瘋的藏獒啃食,帕楚拿著刀及時救出手臂已血流如注的卓婭。舅舅洛扎送了梅朵拉姆最后一程,卓婭失去了笑顏。

    卓婭在歲月的往復(fù)中慢慢消化失去親人、無依無靠、受人欺辱的心靈之痛,然而她做到了放下苦難,放下仇恨,細心的去呵護親人。

    卓婭在兒子帕楚與加爾塔的接觸中日漸擔(dān)心加爾塔給帕楚講述英雄故事贈送白玉寶刀,把刀磨得像刺一樣鋒利,卓婭心里的淚水暗流洶涌。帕楚內(nèi)心的復(fù)仇種子已開始發(fā)散,賽馬場上的那場廝殺最終以雙方倒在血泊里,加爾塔沖進去擄走了蒲巴的孫子扎西丟給卓婭處理結(jié)束。卓婭千方百計呵護的兒子帕楚離開了卓婭。卓婭再也沒提帕楚,在洛扎問她有什么給離去的兒子說時,卓婭的回答是:仇恨只會在最狹隘的胸膛里生長,不管它找多么偉大的理由。

   卓婭在兒子帕楚離開后,仇家扎西傷口流血快要不行了,兒媳阿姆憤然離開孫子多吉,似懂非懂的接受阿姆,要他為父報仇時,毅然選擇了愛與寬恕,走上了一條救贖自已化解仇恨的道路。

卓婭細心照顧扎西,在孫子多吉試圖殺死無反抗能力的仇家扎西時,卓婭動手打了多吉。卓婭拖著年邁的身體每天為扎西接尿,擦尿,扎西的心受到強烈的震撼。在卓婭失神呼喚旺杰帕楚時,扎西心痛的想起了同樣為復(fù)仇惡果傷害自己的阿奶春子。同樣有復(fù)仇心的多吉在阿奶卓婭的巴掌中幡然醒悟,沒有了阿奶,自己的哭和疼都沒有意義。

   蒲巴家的男人們?nèi)缙趤淼搅俗繈I家,這次他們的目標(biāo)是多吉。半夜驚醒的卓婭感覺到了災(zāi)難的迫近。扎西拎過多吉,抱在自己懷里,懇請族人放過多吉,并說自己和多吉之間沒有仇恨。小多吉也捐著扎西的眼淚說自己會保護扎西的。刀收起了,蒲巴家的人拍拍扎西,摸摸多吉,消失在夜色中。一段時間后,卓婭帶著扎西和多吉在啟明星隱退后來到了她與愛人旺杰告別的湖,卓婭對多吉說:“把刀放下吧,頂天立地的漢子要學(xué)會寬恕和愛。對扎西說;“孩子,阿媽相信你已放下了仇恨?!?,扎西和多吉的刀都沉到了湖底。卓婭、扎西、多吉相互攙扶著走上了去往拉薩的朝圣之路,一路上收獲著溫暖、相濡以沫、親情。遇到了阿奶春子,朝圣的加爾塔。放下了所有,完成了救贖的卓婭在佛主面前完成祈禱:“神圣的佛主啊,請保佑那些因恨而蒙蔽慧眼的人們找到愛和寬恕的路吧!”

   卓婭沒有痛苦的離開,她的離婚在格?;ㄩ_時,回到了最美好的時代,幸福地走向了笑臉相迎的旺杰。卓婭的一生承受了苦難的生活,遇到了善良的愛人,經(jīng)歷了失去親人的諸多痛苦,化解了“血親復(fù)仇”的惡果,升華了自己的靈魂,獲得了佛主的庇護,可謂完美地放下了自己。卓婭的情路短暫,情與救贖結(jié)合的路使卓婭的生命綻放出耀眼的光芒。雖則陰陽分隔兩情相悅之人,但內(nèi)心的渴望與理解升華了卓婭的與旺杰的愛情。旺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臉上依然掛著溫和的笑,望著回家的路,直到眼眸失去最后一抹神采?!弊繈I在身體越來越冷時,靈魂從天門離開身體,快樂地來到玉龍湖邊。

   仇之思

   蒲巴、向巴、洛洛之間的恩怨是整個仇恨的種子。在三人關(guān)系中蒲巴因偷牛賊被向巴(旺杰的父親)抓住并放回而心生怨恨,發(fā)誓要偷走向巴所有的牛,向巴在保護最后一頭時誤殺了蒲巴,使仇恨傳給了以蒲巴大兒子拉爾布為頭的兒子們的心里。造成了拉爾布和兩個弟弟殺死旺杰,旺杰的族人又殺死了拉爾布,拉爾布的弟弟與兒子扎西再殺死旺杰和卓婭的兒子帕楚等血的悲劇。在復(fù)仇的過程中,男人們都靠本能與傳統(tǒng)習(xí)俗的過程中,男人們都靠本能與傳統(tǒng)習(xí)俗做事,沒有思考過被殺之人是否無辜。但作者在敘述中也寫出了殺人者拉爾布的愧疚,雖然他不得不殺死旺杰,然而在旺杰死后,他內(nèi)心里傷感到殺這樣一個無辜的人,難免心里不安。兩個弟弟從拉爾布的臉上看不到半點報仇后的痛快和興奮。這一敘述態(tài)度的位移是作者對“血親復(fù)仇”天經(jīng)地義的一種反思。在扎西與多吉的徹底和諧關(guān)系中,作者更是以贊美的語言和態(tài)度予以書寫,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潛在態(tài)度的多重抒寫。作者力圖以故事的方式思考“血親復(fù)仇”這一古老傳統(tǒng)習(xí)俗的現(xiàn)代變遷之路。

   蒲巴與洛洛的恩怨在于卓婭母親的婚姻選擇,結(jié)束于卓婭母親的長期默默地承受與一顆保護親人不再被仇恨多去生命的慈悲心。蒲巴殺死洛洛沒有引發(fā)“血親復(fù)仇”從文本表層看是卓婭阿媽餓隱忍,在文本內(nèi)在層面我們可以讀出的是慈悲與救贖才是消除仇恨的利器。洛洛的孩子沒有復(fù)仇心慈悲是“血親復(fù)仇”的另一個側(cè)面,補充,控訴著蒲巴與向巴家族的血腥不斷的仇殺。

   與追求陰冷,殘酷,堅硬,快意江湖的“血親復(fù)仇”的諸多故事書寫不同,洛松卓瑪《刀尖上的淚痕》猶如母慈的輕嘆,喚醒人心中的柔弱、溫暖而長眠的愛意。個人認為這樣的書寫才能更深入地作用于人心。


  • 上一篇:藏族漢語詩歌的韻律傳統(tǒng)與變革
  • 下一篇:傍晚,庭院里灑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