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社會民生 >> 瀏覽文章

我找到了烈士五金哥哥的家

甘孜日報    2020年04月01日

   柏鵬

   四十一年前,我就聽說家鄉(xiāng)有一位叫五金的哥哥參軍當了兵,不久后犧牲在對越自衛(wèi)還擊戰(zhàn)的前線。這讓還是一個小孩的我第一次知道了有一種死去的人叫烈士,知道了死亡也有著不同的意義。每當從他家門前路過時,都免不了多駐足一刻,望上幾眼,一種異樣的感覺從心底泛起: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庭?烈士是一個怎樣的人?好奇的心理讓探尋五金哥哥的英雄事跡成了我兒時的一個愿望。

   五金哥哥犧牲后不久,我也隨父母工作調動離開了家鄉(xiāng),之后的時間里,我也曾向父母打聽過五金哥哥的事跡,但由于他們調離太久,退休多年,知道的具體信息也很有限。我也曾于2016年出差回家鄉(xiāng)時進行過尋訪,但在村里遇見的老人大多記憶模糊,而年輕人更不知道村里曾有這樣一位英雄。

   2019年2月,我調到甘孜州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烈士褒揚工作是這個新成立的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尋找五金烈士事跡和遺屬的愿望在我心中再一次燃起。2019年7月,單位安排我到甘孜州北路各縣進行工作調研,出于職責的要求,也出于對兒時記憶的追尋,來到甘孜縣,我專門提出了尋找、慰問五金烈士家屬的要求。

   7月11日,我在甘孜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劉述軍、副局長孫小牧的陪同下,專程來到了甘孜縣生康鄉(xiāng),在鄉(xiāng)干部和在鄉(xiāng)退役軍人的幫助下,終于來到伍烈士的家,找到了烈士的親屬。

   在生康一村一座老舊的藏房里,一位70多歲的老人知道我們的來意后,立即拿出一個小包,用顫抖的手打開了用多層油紙包裹著但保存完好的烈士證明書和其它證件,通過對各種證件的查驗和家屬的回憶、講述,我們終于確認,這正是我要找的烈士五金哥哥的家,面前的老人就是五金烈士的親哥哥。

   五金,男,藏族,生于1961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生康鄉(xiāng)人,1979年2月在對越自衛(wèi)還擊戰(zhàn)中護送受傷的副連長,返回途中不幸中彈犧牲,時年18歲,1979年3月被評定為烈士。

   我代表州、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為老人獻上了潔白的哈達,并送上慰問金。老人對我們的敬意激動不已,潸然淚下,拉著我的手深情地說:“感謝你們,感謝黨和政府沒有忘記我們,這么多年了,雖然我們很想念和心痛五金,但我們從來沒有后悔過,我們因為他而感到自豪”。聽著老人質樸的話語,看著他蒼老的面容,拉著他粗糙的雙手,我百感交集,淚濕眼眶。多么好的老人,多么令人敬佩的烈屬,正因為有了千千萬萬這樣樸實高尚的烈屬、軍屬,才有了幾百萬愿為國土完整,國家安全,人民安寧無私奉獻,義無反顧獻出青春熱血和生命的人民軍隊和英雄軍人。

   站在這老舊藏房里,我仿佛回到了四十年前,而我兒時的好奇也找到了答案。這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藏族家庭,低矮的兩層藏房相比周圍近幾年新修的鋼筋水泥小樓顯得十分簡陋,四十年的時光在這里仿佛停滯。從這走出去的五金,參軍入伍時才十七歲,就在他入伍不久,中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打響了,五金所在的解放軍35230部隊118團奉命參戰(zhàn),戰(zhàn)斗中,為了搶救護送受傷的副連長,五金不幸中彈,生命永遠定格在了十八歲的青春歲月。五金帶給家人的除了至高的榮譽之外,剩下的就是失去親人的悲傷和缺乏勞動力帶來的貧困。每一個犧牲的烈士后面,都有著一個傷痛難愈的家庭,他們是父母的孩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親,他們的離去對每一個家庭都是錐心之痛。由于五金的犧牲,他的父母因為悲傷和疾病相繼離世,這個家也失去了支撐,而當時的撫恤金只有幾百元錢,數額不高的烈屬補助,也只夠一家人勉強度日,再也沒有了興旺發(fā)達的力量,一家人現在還居住在四十年前的老屋里。

   我曾經聽許多參加過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退伍老兵說,在第一次戰(zhàn)斗打響的前一刻其實還是有些緊張害怕,但反擊的戰(zhàn)斗一旦打響,炮聲隆隆,子彈在耳邊呼嘯,特別是看見自己的戰(zhàn)友一個個的倒下時,恐懼和害怕沒有了,有的只是復仇的火焰在胸中燃燒,只有戰(zhàn)勝敵人的使命在心中召喚。誰都不想當烈士,誰都不想死,但誰也不怕死,為了祖國的安寧,領土的完整,為了人民的生命財產不受侵犯,那一刻,他們義無反顧,勇于獻身,敢于犧牲。這就是烈士,這就是幾千年來流淌在中華兒女血脈中的那個為了民族大義、家國安寧而視死如歸的魂!

   我找到了烈士五金哥哥的家!我實現了我的愿望!我找到了我要的答案!我心情十分激動,晚上打電話把這件事告訴了十六歲的兒子,電話里,兒子只對我說了一句話:“爸,這本就是你應該做的事?!甭犞鴥鹤舆@句話,我激動的心情開始平復了,開始回歸理性了。是的,這本就是我該做的事啊!但我做到了嗎?做好了嗎?回答是否定的。在我們身邊,我們的工作范圍內,還有幾百個這樣的烈屬家庭、幾千個優(yōu)撫對象、上萬的退役軍人需要我們去關心關愛,需要我們去落實國家的政策,需要我們或通過我們去解決、反映他們面臨的困難,我們要做的事還很多很多,我們肩負的責任很重很重。

   列寧說:“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一個忘記烈士的民族是一個可悲的民族。俄羅斯作為過去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主體,至今保留著一項讓人敬佩和感動的習俗,新婚夫婦結婚前都必須到烈士陵園向烈士紀念碑(墓)獻花,表示每一代人都不會忘記為今天的生活而浴血奮戰(zhàn)的先烈們。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國,一路坎坷、一路艱辛走到今天,走上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我們更需要傳承這偉大歷程中那不怕犧牲、敢于獻身的烈士精神,這是流淌在我們血脈中永遠不能缺失的紅色基因。

   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習總書記說:“對為國犧牲、為民犧牲的英雄烈士,我們要永遠懷念他們,給予他們極大的榮譽和敬仰?!背缟杏⑿邸龘P烈士、善待烈屬,應該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我想,我一個的力量是有限的,我沒有能力去解決我面臨的所有困難和問題,但只要我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的做好每一件事,不失誤、不懈怠,用心用情,積極作為,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想到我們的每一個行為、每一項決策背后都有一個烈屬、軍屬家庭,一個優(yōu)撫對象的期盼,帶著責任和愛心去做好每一項工作,當我離開這個崗位時,我能良心安寧地說:我盡責了!我盡力了!此生無憾,足矣!

  • 上一篇:祭奠千古忠魂 感恩雪域英烈
  • 下一篇:沒有了